联系我们

市郊又闻水牛哞哞叫

市郊又闻水牛哞哞叫

 

 

900x500

900x500

 

900x500

 

 

900x500

 

  作为上海农耕文化重要标志的上海水牛,是国内公认的著名良种水牛之一,早先分布在沿江沿海一带,包括田子湾牛、崇明水牛、圆筒水牛、虹桥牛等,因其体格粗壮,耐粗饲、适应性好、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历史上作为役用水牛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据史料记载,解放初上海地区水牛存栏约3.5万头,1970年达到4.53万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程度的提高,上海水牛逐步退出农业生产主力军队伍,濒临绝迹。本报曾在1997年7月发表《上海水牛谁来养?》调查报告,提出水牛保种工作的重要性。  据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二级巡视员张建庭介绍,农业农村部2016年发布的《全国畜禽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上海水牛曾被认定为灭绝品种。随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经过4年多的努力,2021年1月,上海水牛“失而复得”,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2年11月,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将上海水牛纳入上海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日前,在市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上海市特种养殖业行业协会举办“上海水牛保种养殖技术培训班“,来自崇明、嘉定、青浦、松江等区30多位养牛专业户聆听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市农科院、市动物疾控中心专家的水牛养殖技术指导。据了解,这是上海水牛重获新生后首次举办的水牛养殖培训班,来自市农业农村委的领导、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水牛养殖专业户共计7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上海市特种养殖业行业协会会长周志强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至2022年7月上海已有水牛饲养户约51家,存栏量约600多头,90%以上在崇明。水牛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观赏价值:水牛奶富含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骨骼生长发育;水牛可以开发一些拉犁、拉车的娱乐项目,这样,即可体现水牛经济价值,又能弘扬农耕文化,永葆申城的农业基因。

 

 

协会活动

协会活动

ASSOCIATION ACTI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