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呦呦鹿鸣 喜迎新策 参加第十届(2019)中国鹿业发展大会侧记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清朝初期就被辟为皇家禁垦围场,从而使野生梅花鹿得以在这里生息繁衍。清光绪初年,被列为“养鹿官山”,开始人工驯养,以贡于朝。史称“皇家鹿苑、盛京围场”。历经200余年,养鹿业大兴。目前,鹿存栏已达80000余头,年产鹿茸50万两,为亚洲最大人工养殖梅花鹿基地。2019年8月,第十届(2019)中国鹿业发展大会在这里召开。上海市特种养殖业行业协会会长周志強率队来到东丰鹿乡,意在探寻新形势下鹿业发展之路。

2019年8月6日上午9时,第十届(2019)中国鹿业发展大会在东丰县召开。国家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党委书记梁波吉林省副省长李悦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并致辞。大会开幕式之后,进行会议专题报告,由鹿业协会秘书长刘强德主持。东丰县介绍了鹿业产业发展情况;专家学者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农惠农政策进行了解读;并报告了中国鹿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8月6日下午,中国鹿业发展大会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鹿王大赛比赛、东丰国际梅花鹿产业创投园、皇家鹿苑博物馆、江城鹿场、养鹿官山园。东丰县养鹿历史悠久,是著名的“中国梅花鹿之乡”,首开人工驯养梅花鹿先河,已形成了养殖、加工、商贸、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中国梅花鹿种源养殖示范县”,“东丰梅花鹿”被列入中国文化遗产。通过参观,通过参观,使与会人员全方位了解了东丰县的鹿文化,并对东丰县的梅花鹿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赞叹不已。

学术交流也是此次交流会的重要环节,8月7日,大会举办了产业技术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东丰,开坛论道,共话鹿业发展大计。周志强会长详细介绍了上海鹿业发展的历史,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养鹿人全面了解了中国养鹿历史也有上海不可或缺的一脉。历史上,有着"上海之根"美誉的松江有“三宝”,既梅花鹿、华亭鹤、四鳃鲈鱼。正因古时盛产梅花鹿,松江还赢得了“茸城”"五茸"的美誉。关于梅花鹿,松江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据《松江府志》记载。松江古称云间(华亭)县,天上有十头仙鹿下凡留恋松江景色,结果9头不肯返还天上,民间曰十鹿九回头,只有一头回到天上,跟随于福`禄`寿`三仙之寿仙佬。由于鹿最有特色的为鹿角也称鹿茸,所以松江又称“茸城”。传说春秋时吴王寿梦来此狩猎,看见5头雄壮梅花鹿,鹿茸高耸,美妙之极,寿梦不忍射杀,跟踪前行,谁知5头鹿一转进林间便不见了踪影。5头鹿美妙的形象让寿梦难以忘怀,此后寿梦常到这里行猎,但再也没有见到这5头漂亮的梅花鹿。从此松江有了一个漂亮的名称——五茸。随后,“茸城”人对野生梅花鹿进行驯化和饲养,仙善从此与上海结缘至今。周志强会长也谈到了目前上海养鹿业面临的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鹿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最多时梅花鹿存栏达到20000余头,鹿制品也大大丰富了上海人的生活。近几年来,随着沪郊养殖业提质、减量化、土地等因素,梅花鹿生存的空间也难免随之影响。据初略统计,目前上海梅花鹿存栏数不足2000头。纠其原因,对鹿类动物的管理政策不够完善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鹿业发展。举例来说,至今那些己经被驯养成熟、畜化了的梅花鹿在一些地方按国家有关法规乃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农、林、牧、卫、包括国土、环保、公安、食药、技监等部门皆纳入管辖范围,政策各自解读,缺乏宏观调控和保护支持,致使养鹿业的设施设备及技术水平仍处于原始传统落后状态,进而鹿只不能随意交易,除鹿茸外,其他鹿产品禁止进入市场销售......。加之,受此条件限制,无论外运、置换或品种改良,均无法有效实施,故酿成有些地方梅花鹿缺失严格的配种制度,近亲繁殖泛滥,品种不良影响,从而使养鹿产业日渐萎缩。希望主管部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确定养鹿业的走向,保护和鼓励鹿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为我国鹿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鹿业的困扰得到与会者的共鸣,也得到了与会的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会议呼吁,尽快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出台有利于促进和完善我国养鹿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将家养与野生的鹿类动物明确区分开来,施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对驯养畜化的鹿类动物的饲养、管理,鹿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检验等方面修订完善政策,给予必要的扶持和鼓励。明确鹿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实行行业归口管理,出台、修订各种针对鹿业的法律法规,促进鹿业绿色、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第十届(2019)中国鹿业发展大会结束了,周志强会长一行带着满满的希望和期待回到了上海,期待着鹿业管理的新政早日出台,期待着上海的养鹿产业在新时代有新的发展。

协会活动

协会活动

ASSOCIATION ACTI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