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ꁸ 回到顶部
-
ꂅ 021-58465058
-
ꁗ QQ客服
-
ꀥ 微信二维码
周志强会长在上海市特种养殖业行业协会 2018年第三次专家委员会例会上的讲话(摘要)
:
今天,把各位领导、专家请来,召开专项工作会议,着重研究制定各类“标准”和创建各类“品牌”工作,并作为推进会、项目会,期待通过本次会议取得成效。近年来,为推进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工作,我们作了一些积极的努力,协会专门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制订了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了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先后多次在会长办公例会、专家委工作例会、秘书处工作例会上提出与研讨此项工作,但效果甚微,进展不大。我觉得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也是我们制定各类“标准”和创建各类“品牌”工作需要重点突破的三个问题。下面,就相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以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一是思想意识问题。特种养殖范围广、品种多、类别杂,企业的规模、水平、效益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在认识角度、对事物的理解上难免有差别。通过我们走访调研和了解,对于协会制定“标准”和创建“品牌”的这一举措,很多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都很欢迎,并希望能早日出台。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对制定“标准”和创建“品牌”存有无所谓的思想,有的还有抵触情绪。当然,其因素是多方面,有的因企业规模小,有的是手续不全,有的怕自找麻烦费心费力、得不偿失,还有的是怕束缚了自己正常运行。这里面也反映出我们宣传不到位、工作不到家的问题。因此,有待协会加大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引导的力度。从目前看,我们的精力也有限,制定“标准”和创建“品牌”工作也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搞一刀切,有待逐项逐步完善实施。
二是专业技术问题。对于这次我们形成的汇报材料,我一直觉得这个汇报材料缺点什么,后经仔细研究,其主要就是缺乏专业技术应用的高度和深度。无论是创建“品牌”,还是制定“标准”,都涉及到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技术要求。都必须要了解、熟悉“品牌”和“标准”的技术要素、技术规则、技术知识和技术规范,同时要熟悉和掌握技术术语,并达到通俗易懂。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具有实践经验以及了解掌握整个规范操作流程的专家队伍,方能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标准”。我们可以欣慰的是,本协会有专家委员会,这是一个强大的后盾,相信在全体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制定出一流的各类“标准”,创建出一流的各类“品牌”。
三是制定范围问题。由于本协会其品种多、类别杂,即:珍禽、兔羊、犬类、马业、鸽业、梅花鹿、经济昆虫、特种水产、药用动物等归为九大类,约280多个品种,加之范围广,制定哪类“标准”,确定哪几个“标准”,先行制定和创建哪些“品牌”,在哪些范围按序、细化、成熟情况先行实施,是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根据本行业范围广、品种多、类别杂等实际情况,我们协会应考虑实行优势先行的原则。国家新规出台的五大类“标准”中,指定并明确鼓励协会制定各类“团体标准”。此外,帮助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如:昆虫类可选择蜂业蜜蜂授粉“团体标准”;珍禽类可选择野鸭饲养管理“标准”;包括一些产品标准等等。“企业标准”,就上海老杜、上海太平洋等这样的企业包括“品牌”的创建,加快主动制定和积极申报。其例子仅供探讨,请大家在研讨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标准”的制定和“品牌”的创建是我们协会的一件大事,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于产业增长后劲和发展未来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相信, 在各位领导的鼎力支持关怀和英明决策指导下,经过全体具有博大学识和实践经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一定能取得成效和收获。